(15分)材料一 《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 材料一 《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 材料二 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警察在治安、巡逻、税收、户籍等领域作用明显。清廷于是在1906年下令在全国各地兴办警察机构。警察制度的建立,将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更加科学化和功能化,避免了军警不分的状况,明确了民事、刑事、治安等多种社会案件的管理职责,对于维护清廷统治,推动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近代城市治安管理,起到了很明显的积极作用。 (1)据材料一分析袁世凯创立天津巡警总局的背景及目的。(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津警察制度创立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8分) |
答案
(1)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定,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军权。(3分)目的: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4分) (2)特点:学习西方的警察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2分)影响:推动了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治安管理;推动了中国政府机构的近代化进程。(6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一中文字内容中可以看出袁世凯创立天津巡警总局的背景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辛丑条约》的签定,列强剥夺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军权;其目的是恢复清政府对天津的控制;维持天津社会治安。(2)材料二中文字“其制度建设,也从照搬英日,发展到了在参考国情后的系统建设”说明天津警察制度创立的特点是学习西方的警察制度并结合中国国情;材料二后半部分文字说明了天津警察制度创立推动了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治安管理;推动了中国政府机构的近代化进程。 点评:长期以来人们对晚清人物袁世凯的评价一直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其依据是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期间出卖了维新派致使维新变法最终***,从道德层面上看袁世凯确实应该加以否定;但从本题材料中能够明显看出袁世凯在晚清新政改革中有突出的成就,即如本题所示其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建立中具有开创性,同时在其他方面也有不少建树,他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对其评价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以肯定。 |
举一反三
义和团称“神仙附体,刀枪不入。”义和团的一份揭帖说:“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上述言论体现了义和团 ①将“扶清”与“灭洋”相结合 ②非科学的世界观 ③不能区分列强侵略与外来文明 ④由自然灾害引起 |
下图选自资中筠《开放中的变迁》,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A.1898年是清代民间社团创立最多的年份 | B.甲午战败后几年内民间社团数量增长较快 | C.晚晴的民间社团以推翻君主专制为主要目的 | D.辛亥革命时期民间社团合并为政党故数量减少 |
|
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中常常出现违背历史事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背历史史实的是 ①《宰相刘罗锅》中乾隆帝与宰相刘罗锅在讨论大事 ②《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③《台湾1895》李鸿章说八国联军刚刚火烧圆明园 ④《赤壁大战》中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 |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某次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各投入生产,淸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淸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A.光绪帝恩准英国人寄居人淸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 B.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 C.中国准添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 D.大清允定各使馆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