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

(19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到中国后,又坚持不懈地认真学汉语、习汉字、着儒服,尤其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既与普通人交往,也与上层人物,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宣扬上帝的万能和创造世界的和谐、完美和永恒,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
——《利玛窦和徐光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3分)
材料二  康有为在1898年曾对一个记者说过,他转而主张变法,主要归功于李提摩太(注:英国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传教)和林乐知(注:美国传教士,1860年来到中国)的著作。戊戌政变后,康有为也是靠了传教士的帮助才逃脱清政府的追捕。……但西方列强却把洋教当成他们“藉以张国威”、“藉以广土地”、“为商业之先”的工具,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
(2)材料二中“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是指什么?(2分)依据以上两则材料分析洋教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儒家文化时的侧重点是什么?(2
分)为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的启蒙思想”“新文化运动”三个词语,以“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4分)
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 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80字以内。
答案
(1)特点:熟悉中国传统,适应中国习俗;
注重与上层知识知识的交往;
把传教与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3分)
(2)斗争:义和团运动。(2分)
积极: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支持中国的变革运动或先进人士。(4分)
消极: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2分)
(3)侧重点: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大一统思想;(2分)
原因:他们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开明君主政治。(2分)
(4)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宣传西方的启蒙思想理论,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1)由材料“利玛窦...熟读儒家经书,使他很快融入中国社会...特别是上层知识分子交往。他通过介绍西欧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发展教徒,达到传教的目的。”可知其特点有熟悉中国传统,适应中国习俗;注重与上层知识知识的交往;把传教与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相结合。(2)由材料“再加上洋教毕竟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存在着明显的扦格,之后不到一年,中国北方就爆发了一场针对洋教的反侵略斗争”可知其斗争为义和团运动。其影响应该从两方面分析,积极:传播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支持中国的变革运动或先进人士。消极: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3)由“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可知其侧重点是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大一统思想。原因应该结合其历史背景去分析。(4)结合教材的原文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们,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宣传西方的启蒙思想理论,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彻底批判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举一反三
下图是110年前,法国远征军跨过中国“LO-KO-CHIAO”时留下的照片,请判断法国远征军的借口是
A.到北京换约遭拒
B.法国商品在中国滞销
C.镇压义和团运动
D.寻找在宛平城丢失的士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茶馆中的言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都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B.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小工人日子更难过了
C.这么些赔款,砸锅卖铁也不够给的
D.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殊死搏斗,朝廷也正派兵过去支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关条约》的签定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因为该条约(   )
A.表明清政府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B.意味着开始形成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
C.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要求
D.导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所引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