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在书法里有41种写法,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列“国”字中被使用最晚的是(  )

“国”字在书法里有41种写法,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列“国”字中被使用最晚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字在书法里有41种写法,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列“国”字中被使用最晚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及其影响。从字形看,A项中的“王”,B项中的“土”,D项中的“八方”,都反映了王权或皇权专制体制下,人们对国家的理解。C项中的“民”,反映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思想,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故选C项。
举一反三
材料 顷者,宪法信条,业经颁布,君权削尽,仅存皇位,而各省不知信从,反多独立。……重以土匪蜂起,列强环伺,瓦解瓜分,危在旦夕。……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实行公天下,宣布共和。——孙宝琦致内阁电(1911年11月11日)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孙宝琦的电文反映了哪些史实。(12分)
(2)结合史实,说明清政府是如何应对“各省民情”的。(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当今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五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4分)
(2)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反映出来的法治观念有何不同? (4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2分)
(3)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历了历史性的跨越。从1949年到1954年间,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两项主要成就? (4分)
(4)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指出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本质属性。(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某文件规定:“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有如尊崇满洲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科,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中学校以普通教育,健全国民为宗旨。”该规定体现了当时教育的特点是
A.塑造民国民主精神
B.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完善
C.为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国做舆论准备
D.体现了民族主义的时代精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大总统誓词        新中国成立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亚东开化中国早,楫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它体现了当时中国人最迫切的追求是
A.独立富强B.民主科学C.救亡图存D.民主共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