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民国十一年,孙中山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进行了一系列不懈努力,其中不包括A.提出“耕者有其田” | B.颁布《临时约法》 | C.发动国民革命运动 | D.接受“三大政策”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临时约法》颁布于1911年,即民国元年,在民国十一年之前。ACD都在1924年。都符合孙中山的一些列为挽救中华民国的努力。故选B 点评:孙中山为挽救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包括1924年国民党“一大”。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中国华民国临时约法》、国民党“一大”及其功绩等。 |
举一反三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达到。”孙中山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成立 | C.清帝下诏退位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
19世纪晚期,某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所指的维新党是 |
“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戏剧运动的旗帜,目的是借“轻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 .”这场戏剧运动的开展主要是缘于A.鸦片战争的爆发 | B.辛亥革命的影响 | C.五四运动的爆发 | D.改革开放的进行 |
|
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晚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从一个完全的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的国家;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民国时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进一步发展成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国家。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下列发生在转折期的“上升”事件有 ①《辛丑条约》 ②《临时约法》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
口号和标语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下列标语、口号最有可能出现在当时武汉街头的是A.热烈祝贺孙中山先生就任军政府都督 |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万岁 | C.热烈庆祝湖北军政府诞生 | D.满清已经灭亡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