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C.“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国民大革命时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共产党员人数增加没有关系;人民军队建于8月与题不符;抗日统一战线建于1937年与题意不符。C正确
举一反三
在华山玉泉院内有众多的石刻,冯玉祥将军在民国十八年的题词特别引人注目(见下图)。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正确的有

①这是冯玉祥在1930年的题词 
②冯玉祥是老同盟会成员,深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 
③体现了冯大将军忧国忧民的远见卓识 
④此时中国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符合合意的是
①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
③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④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著作对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作了说明的是( )
①《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②《井冈山的斗争》
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内容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文件,其前后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
 
中共一大(1921年)
中共二大(1922年)
中国社会性质
未阐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革命力量
工人、农民和士兵
无产阶级、农民、其他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A.从幼稚走向了成熟                 B.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影响
C.初步认识了中国国情               D.探索出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