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标志长征取得了初步胜利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纠正了博古等人的

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B.标志长征取得了初步胜利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纠正了博古等人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标志长征取得了初步胜利
C.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


答案
B
解析

举一反三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该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6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7~1936: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是指向谁的?
A.国民政府B.北洋军阀集团C.日本帝国主义D.南京临时政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8年2月,刘少奇针对革命潮流是高涨还是低落的问题说:“依乡村来看是高涨的,依城市看是低落的趋势。”这一判断(   )
A.正确,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
B.不正确,乡村、城市的革命都处于高潮
C.正确,当时的城市没有出现工人运动
D.不正确,当时农村还没有建立革命根据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证,可直接用于研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该诗描述的事件应当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