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国民政府组

***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国民政府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正面战场抗战评价道:“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国民党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
A.国民政府组织大规模会战B.独立自主地进行游击战争
C.为敌后战场开辟创造条件D.配合了各国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容易。材料中的时间是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这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发动了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四大会战,抵抗日本侵略者。所以答案选A。
举一反三
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演说“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材料反映了
A.国民政府由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B.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到消极抗战
C.国民政府抗战的要求D.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抗战的信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老兵稻垣三郎在回忆徐州会战的文章中提到“绑在机枪上的少年兵”。日军当时依靠强大火力突破了中国军队阵地,看到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旁边,倒着一具少年士兵的遗体,竟是用铁索绑在机枪的支架上。日军指挥官马上叫来战地记者拍照写文,准备在国际舆论上渲染。但当他们得知真相后,立即放弃了这一想法。下列对日军放弃该想法的原因的历史想象,合理的是
①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对华政策
②日本侵华行为遭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
③少年兵为与阵地共存亡而将自己绑在枪架上
④日军担忧中国人的凝聚力因少年兵事件更为增强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这幅照片是重庆谈判期间***和蒋介石的合影,这成为珍贵的历史镜头。它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如何坚持抗战B.建立何种国体政体
C.决定实行土地改革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学习历史必然会涉及到历史时间,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王安石开始变法的1069年是公元11世纪中期
②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皇帝五十岁那年
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借条作为一种借账的凭据,既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面貌,也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据下图判断,该借条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红军长征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