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
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
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国共两党一整遍军队为主要合作方式
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当中,史实的含义,史实即历史事实。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是符合的;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国共两党一整遍军队为主要合作方式属于史论;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属于史识。故此题选A项
点评:此题为概念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多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或解释,它注意对历史概念的有机渗透和运用,备选项的设计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的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提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因此解答概念选择题要注意对历史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量度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在什么时空区间内存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在属性上的界定,即分析“该概念是什么”。同时,在平时要加强历史概念的学习,准确地理解历史概念。
举一反三
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说:“由于日本侵略者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下列能能够为该论断提供佐证的主要史实是(  )
①《雅尔塔协定》的签订                ②《开罗宣言》的发表
③ 波茨坦会议的召开                   ④ 联合国的建立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冯子超在《中国抗战史》中这样评价某战役的胜利:“顶多不过是使日本占领徐州作为征服中国的初步计划受到一个重大的打击、延缓一些时候罢了。”该战役应是(    )
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武汉会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抗日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可见,当时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转变关头”是指
A.抗日战争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D.解放战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