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答案
B
解析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所以B正确。A反映的是渡江战役,C是指解放区的土地改革,D反映的是皖南事变。
举一反三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一章   总纲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制定左图所示文件的背景是什么?它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分)
(2)右图所示重要文件是哪次会议制定的?该文件具有怎样的性质? (4分)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3分)
(4)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什么内容写进宪法,从而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围绕国民政府的改组问题,各种政治力量纷纷提出自己的方案。其派别主张:“根据我们做地方政权的经验,最好是政府主要职员大党所占的地位不要超过三分之一。”提出这一主张的派别是
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民主党派D.无党派民主人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了一口气,
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
地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的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
愿望是               (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要和平,争民主”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打倒列强,除军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右边的漫画反映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
A.建设民主国家
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
C.独裁内战
D.惩治政府腐败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