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右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遗其体而求其用”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右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遗其体而求其用”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右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遗其体而求其用”
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图片的意思是用西方的先进技术,修补落后的封建制度,即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体现,分析选项A与题干意思相一致。
举一反三
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省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他对汉阳铁厂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工业D.临近销售市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描述“设立厂房,置机两座,……巨机上架横梁,下置轮盘,绕以皮条,联于通力轮轴,轴置铁条,各缀铁球,以通蒸釜”,这主要反映了
A.轮轴的开始使用B.工厂制度在中国的出现
C.机器设备在中国的广泛使用D.蒸汽机在中国的运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分)历史是一面镜子,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均可以说是一部生存竞争的历史。竞争过程的顺逆和结果的成败,决定这个国家民族的福祸命运。顺逆成败,又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亦就是决之于近代化的程度。……民族文化的竞赛是无时或已的,进步是不可稍停的
——郭廷以《近代中国的变局》
(1)结合近代中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的相关史实,论证说明“顺逆成败……决之于国家民族对于时代环境的适应能力”。(11分)
(2)新文化运动对推动“民族文化”的进步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它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有何重要地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北京前门大街贴出了这样的对联:诡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该对联的矛头指向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不同点的是
A.兴办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新式海军
C.简化地方行政区划D.发展新式教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