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南开中学不仅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还有容止格言、四十字镜箴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

在天津南开中学不仅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还有容止格言、四十字镜箴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天津南开中学不仅有“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八字校训,还有容止格言、四十字镜箴和“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的校歌。张伯苓在1917年学生毕业典礼上对学生讲演说: “今日正值诸生立志之时,无论各具何长,要皆能发扬昌大,以备国家干城之选……望各立而志,急图自新”,……“学校正如一小试验场,场内人皆有信心,具改造社会之能力,将来进入社会改造国家,必有成效”。此材料表明张伯苓办学思想中最看重的是
A.培养国家的拔尖人才
B.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人格精神和价值取向
C.科教兴国,振兴中华
D.激励学子奋发读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南开中学的校歌中的“美哉大仁,智勇真纯”,张伯苓讲演中的“立志”、“自新”、“信心”等信息词可以判断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操守、人格精神和价值取向。故选B。
举一反三
(22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入了239个以外文字母开头的词语,使“汉字是否应该拉丁化”的这一学术问题又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再大胆宣言道: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后钱玄同又提出以罗马字母取代汉字)——钱玄同《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1918年4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
(1)概括钱玄同的主张。分析其主张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材料二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了《汉语拼音方案》,采用拉丁字母为汉语注音。
1958年,福建省大田县吴山乡(地处偏
僻、方言杂乱,有时,只要隔一条河互相说
话都听不懂。)19岁的社员陈进四到了北京,
昊玉章专门派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杜松寿教
她学拼音。很快,她就掌握了。回到吴山,她用汉语拼音拼字音,普通话提高很快。

《50年前的<汉语拼音方案>制订始末》。)(摘自2008年4月22日《北京日报》)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语拼音有何优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实施对当时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材料三 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出版的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正文部分第1750页至1755页收录了239条“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并像解释汉字的词条一样予以解释。这些词绝大部分是学界格称的英文缩略词、“字母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字母词占了0.3%左右的比例。其中有【A股】指人民币普通股票。【APEC】亚太经合组织。【API】空气污染指数。【B股】指我国大陆公司发行的特种股票。【B2C】指电子商务中企业对消费者的交易方式。【IT】信息技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GPS】全球定位系统。【MP4】一种能播放影音文件的袖珍型电子产品。【NBA】(美国)全国篮球协会。【QS】质量安全。【PM2.5】在空中漂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WTO】世界贸易组织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些“字母词”反映了我国社会正在发生哪些深刻的变化?(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汉字拉丁化的看法。(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以下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C.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D.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3年,胡适撰文写道:“这三十年里,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止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文中的“名词”当指
A.变法B.革命C.民主D.科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油画中历史(16分)

问题:
(1)该油画呈现的历史场景发生于何时何地?(2分)
(2)油画中的情景,在历史上可能存在吗?说明理由?(7分)
(3)观察油画,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主题的?(3分)
(4)从历史的角度怎样看待该油画的价值?(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节选》中写道:“(20世纪初)尽管中国告别了过时的政治体制,往昔的阴影却继续沉重地支配着社会习俗和思想生活。……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进步的社会。”材料试图说明
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作用
B.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
C.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全面批判
D.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的超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