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索革命新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而又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在辛亥革命前后思想由封建 士大夫到改良派,由改良派到革命派,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 索革命新出路的三次转变。这位历史人物应该是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物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张謇是民 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倡导实业救国,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是革命派;孙中山主张暴 力革命推翻清王朝,领导了辛亥革命和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大革命运动;只有陈独秀符 合由革命派到抛弃“武力”挽救中国,从思想启蒙上探索革命新出路即领导新文化运动,掀 起思想解放潮流,提倡“民主与科学”,促进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 |
举一反三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无产 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 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失败 | B.工农运动的发展 |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 | D.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
|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呼吁人们推翻人吃人的制度。鲁迅的这篇小说发表于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 C.新文化运动期间 | D.抗日救亡运动期间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A:“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1)材料一中的A、B、C分别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3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思想活跃的局面?(1分)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起的一场运动的名称。(1分)请概要指出这场运动的内容和意义。(9分) |
上海某县在1912年举行第一届小学联合国文竞进会,其中高小从一年级到四 年级的题目分别是《说谋生之大要》、《个人自治说》、《说社会教育之必要》《论现在小学 生对于中华民国之责任》,全县有70%的学生参加。下列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中,不正确的 是A.沿海地区观念更新较快 | B.学校教育趋向近代化 | C.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D.新文化运动影响巨大 |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