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突出特点是( )A.与中国工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先后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突出特点是( )A.与中国工人运动密切结合 | B.由先进的知识分子传播 | C.由俄国传入中国 | D.为无产阶级所接受 |
|
答案
A |
解析
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他们深入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李大钊等人深入到工人中去,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因此,A项是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 |
举一反三
李大钊是中国( ) ①第一个歌颂十月革命的人 ②第一个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人 ③第一个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人 ④第一个组织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 |
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著作是李大钊的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 B.《庶民的胜利 |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 D.《湘江评论》 |
|
下列历史事件中,对推动近代中国的民主、科学、进步最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是( )A.戊戌变法 | B.辛亥革命 | C.新文化运动 | D.国民革命运动 |
|
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五四运动后期 | 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 C.马克思主义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 D.中共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
|
五四运动后,《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广泛传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有着某些契合点。近年来,关于《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但是,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素,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团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孔子 在吾国数千年前,孔子有言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之理想世界,真能实现,然后不见可欲,则民不争,甲兵亦可以不用矣。今日惟俄罗斯新创设之政府,颇与此相似。 ——《孙中山全集》第6卷 材料三:李大钊在1919年7月《每周评论》上发表的《阶级竞争与互助》一文提出:“一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根萌,都纯粹是伦理的。协合与友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就可以发现出来社会主义者共同一致规定的基础……这基础就是协合、友谊、互助博爱的精神,就是把家族的精神推及于四海,推及于人类全体的生活的精神……”同年,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写到:“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的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材料四: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材料一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大同思想的核心是什么?概括指出孙中山对大同思想的新思考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政策由此发生了怎样变化?(8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大钊对大同思想有何新发展?为此李大钊所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了怎样的实践活动?(10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是什么?文中的“第二次飞跃”带来了哪些成果?(11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