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阙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失败主要原因的分析不符合郑观应观点的是: A.郑观应认识到了社会制度层面的“体”与科学技术层面的“用”之间不是等同的关系。 | B.郑观应认识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最根本是社会制度的落后,而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落后。 | C.郑观应认识到中国要发展就必须抛弃中国的体和用,不仅要“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而且要“议政于议院,以民主共和,谋定而后动”。 | D.郑观应批评洋务运动遗体求用,舍本逐末,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反映了当时有些人对中国落后原因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材料中郑观应批评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即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社会制度,所以A、B、D符合郑观应的观点;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 C错在他并不主张民主共和而是君主立宪。 点评:关于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还可以考查其作用和局限:洋务派在“中体西用”的思想指导下,创办近代企业,发展新式教育,建立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但洋务派仅靠引进先进科技而不变更封建制度,无法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举一反三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
|
针对鸦片走私激增,洋钱大量输入,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形成“银荒”危机,林则徐主张本国应该流通本国货币,不能让洋钱长期在我国市场和官民中流通。这种主张在当时 ①适应了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②具有保护民族经济独立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反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④是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先进思想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驭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材料二 1896年,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杜(杜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材料三 1901年,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1)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3分)你如何评价?(3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5分) (3)依据材料三,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3分) |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 D.中国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
|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包括 ①开始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旧观念 ②是对几千年来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 ③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④使“开眼看世界”发展成为社会思潮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