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语词,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火轮机(literature)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 )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 |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 | D.力图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 C项错在“全面”;D项错在“政治制度”。答案为A。 点评:近年来,中国思想近代化的问题是中国史学界研究的热点,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民主与科学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
举一反三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则材料实质 (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B.肯定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 C.肯定了“中学为体”在当时具有积极作用 | D.指出“中体西用”思想的缺陷 |
|
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要求改革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 |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
|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此后,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不断向西方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国内形势,图中所示著作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1分)
(2)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句话表达了洋务运动“ , ”的指导思想。(2分) (3)梁启超说:“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4)“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上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依据上述材料,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变化。(3分) |
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 李鸿章说: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1894年
|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903年
|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 1913年
|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