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体用之争”的分歧在于是否(   )A.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礼教B.维护清王朝的君主统治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D.改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19世纪60年代“体用之争”的分歧在于是否(   )A.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礼教B.维护清王朝的君主统治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D.改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世纪60年代“体用之争”的分歧在于是否(   )
A.以西方文化改造中国礼教B.维护清王朝的君主统治
C.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D.改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19世纪60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分化出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即借助西方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统治,而顽固派是盲目排外,因循守旧,但两派都主张维护清朝封建制度和伦理道德。
点评:评价“中体西用”思想。这一思想向西方学习主要局限于船坚炮利、科学技术,基本上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甚至是去维护旧的、传统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中体西用”的思想毕竟在统治者层面上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冲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保守观点,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客观上也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
举一反三
鲁迅曾撰文评论某项主张时说:“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持这种主张的主要是(  )
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民主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②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③其中“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
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初步认识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广泛流传,但是传播到日本后却大受欢迎,重刻、翻译,各取所需的版本很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渎书人忙于科举B.日本对西方的了解太少
C.中国夷夏之辨风气甚浓D.日本物质基础更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________,材料是________(  )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
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