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B.“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 C.传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B.“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 C.传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魏源说:“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
B.“师夷”的目的是为了“制夷”
C.传统的“华夷观”已根本改变
D.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
答案
C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反映了作者的什么进步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之处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的认识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指出:“《海国图志》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巨大影响,认为它是‘不龟手之药’。”《海国图志》之所以对日本产生了较大的震动,是因为它使人们

[     ]

A、认识到封建统治的腐朽
B、开阔视野,摆脱闭塞保守的思想
C、了解欧洲发生的剧变
D、深受鼓舞,立志改造旧社会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李鸿章
D.康有为
题型:辽宁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
A.蒸汽机
B.火车
C.电灯
D.轮船
题型:0107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一位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在读到一本由中国翻译到日本去的书后,拍案感慨,在该书“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引导下,他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学习西方的重大变化。这本书是 [     ]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天演论》
D、《孔子改制考》
题型:011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