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知识的能力。“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战争的残酷和帝国主义的争夺中,严复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弊端——利己***人,寡廉鲜耻,但并非意味着工业文明的本质不好,A项错误;对应西方文明,严复看到了孔孟之道的可贵之处,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C项正确。
举一反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创会的口号,实际教学内容和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A.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力量日益壮大
B.西学已经成为当时国人的共同追求
C.新式学堂和学会创办人多为洋务派
D.以“中学为体”为旗号有利于西学传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郑观应(1842年—1922年)是中国近代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实业家。他认为,“以商战为本,以兵战为末。若舍本而求末,入不敷出,徒知聚敛,不复开源,转令民不聊生,盛亦难恃。”(《盛世危言》)他说:“宪法乃国家之基础,……政治关系实业之盛衰。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查欧荚政治革命,商人得参与政权,于是人民利益扩张,实业发达。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效其用,所以事多扦格,难臻富强。”                  
——摘编自夏东元、易惠莉《郑观应传》、《郑观应评传》
(1)据材料,概括郑观应的主要思想。(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指出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著作有如下内容:

有学者认为该著作“完全推翻了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旧偶像,而以资本主义新文化的思想材料改铸孔子形象。”该著作的作者应为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舍西学而言中学,其中学必为无用;舍中学而言西学,其西学必为无本。无用无本,皆不足以治天下,虽庠序如林,逢掖如鲫,适以蠹国,无救危亡。”梁启超持此观点的主要目的在于
A.宣扬“中体西用”B.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C.减少变法阻力D.回应民主革命思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02梁启超在《新民说》 “论国家思想”中解说了“国家”和“朝廷” 两个概念的差异。梁启超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原意为吃禾苗的两种害虫,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人),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
A.提出了救亡图存的要求B.宣传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C.反映了社会契约的精神D.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