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镇江市高三调研12题)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

(2008年11月镇江市高三调研12题)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8年11月镇江市高三调研12题)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   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
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②③ 体现造反,④体现他妥协,他利用儒家的外壳,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变法思想。
举一反三

(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6题)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给西方基督教披上儒学的外衣
D.遵循孔子思想进行社会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依人而异,其思想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指出其目的和影响。
(3)康有为为什么要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这一历史现象。
(4)近代史上有人提倡“尊重孔教”,其“尊重孔教”的真实意图何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其产生了什么影响?
(5)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五代之国,兴亡以兵(注: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材料2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致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3 “报国计安出,灭胡心未休”。
——陆游《枕上》
材料4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说:“夫古昔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且我国畴昔(过去),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原无有也。夫所谓唐(尧)、虞(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原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
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中的“国”是什么?二者对“国”的兴亡有什么共同的看法?
(2)材料3中的“国”又指什么?
(3)陆游“报国”的目的是什么?
(4)梁启超与顾炎武的见解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梁启超对我国古代历史认识的明显错误之处。
(5)顾炎武和梁启超言论反映的共同进步思想倾向是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读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用于:
A.洪秀全的绝对平均主义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D.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