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属于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斯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属于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属于
A.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罗斯福新政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是余粮收集制,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颁布余粮收集制法令,强制征收农民除维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废除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故选A。
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引发了苏俄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
举一反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改变不了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
A.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C.部分国有企业采用租让制和租借制
D.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瞿秋白在1921年5月1日的日记中写道:“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的多了,可非得有钱不可,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A.工业化方针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曾这样说:“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
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           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曾经说:“只有对经济体制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外历史上的许多事例,都验证了林毅夫教授的这句话。
材料一: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苏联的故事》 
材料二:斯大林时代是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实现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基本转变的飞跃前进的时代——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大国,它的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到了城市,一个制度化的由中央全面控制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了……苏联经济也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布热津斯基《大失败》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解读】图一: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图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的旧观念。此后,上市公司在中国纷纷涌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俄国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6分)
(2)材料二中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指什么?它对苏联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中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所体现的中国经济体制调整与二战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的侧重点有何不同?(8分)
(4)以上经济体制调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   )
A.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
B.遂社会主义工业的政策和态度
C.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不同
D.是否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