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是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D.是

下列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A.是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D.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对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是赢得三年国内战争胜利的保障B.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对经济发展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D.是战争环境下采取的应急措施

答案
B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该政策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沿用,引发了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用直接的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不符合苏俄的国情。
举一反三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中指出:“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次重要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期的美国,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俄国、美国的改革是指哪两次改革?主导这两个历史时期改革的杰出领导人分别是哪两位?
(2)中国、俄国和美国的改革在本质上有何相同点?
(3)这三次改革的最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
(4)据此谈谈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中最根本的是    ( )
A.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B.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C.没有从发展的辨证角度分析问题
D.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战斗中的夏伯阳(油画)》。

上幅油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16年俄军在东线对同盟国军队发动的夏季攻势
B.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中革命士兵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
C.十月革命后,苏俄红军同武装干涉的协约国军队英勇作战
D.1942年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苏联红军向德军发起反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说:“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一系列过渡办法”主要是指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有计划地实现工业化
D.实行集体农庄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明确规定
A.农民必须毫无保留地、无偿地把所有粮食交给国家
B.所有企业都收归国有
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D.组建工农红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