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制定出新宪法C.采取新经济政策D.完成“一五”计划

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是(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制定出新宪法C.采取新经济政策D.完成“一五”计划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标志着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与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是(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制定出新宪法
C.采取新经济政策
D.完成“一五”计划

答案
C
解析
此题注意“开始”一词。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国内战争结束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被迫放弃严重超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转向从实际国情出发,符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新经济政策。
举一反三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国情和经济规律的是(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实行农业集体化
C.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十月革命到20世纪20年代,苏俄(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    )
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要为工农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D.要把计划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下列决定最具有策略性的是(    )
A.由工人对一切企业生产实行监督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世界大战
C.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D.没收地主土地,无偿地分配给农民使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俄1922年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有限度地允许农民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力。出租土地的农户多是生产资料(主要是耕畜和农具)不足,承租土地的多是富裕农民。到1927年,出卖劳动力的农民占35%,使用雇佣劳动力的农户占3.2%。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具有富农剥削性质的租佣关系只占很小的部分 ②使多余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能力充分发挥 ③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农业产量 ④也使贫苦农民改善了处境,发展了自己 ⑤适应了当时农村发展的需要 ⑥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占领了农村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关于这一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临时性的后退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③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④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