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较客观的评价了斯大林模式B.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C.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完全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说法肯定了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迅速跨过了工业化阶段”即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同时“靠人力劳动投资”、“无情”则是对这一模式弊端的反映,故选A。
举一反三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时,欧洲似乎正安定下来处于一个和平、安全和相对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图片不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苏联工业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基于工业部门内部的积累机制,而是运用行政力量以“剪刀差”等方式从农业中“抽取”剩余投入工业的结果。这一模式
A.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吸取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经验
C.推动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D.客观上有利于苏联的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现象被帝国主义者称为“红色法西斯主义”,这一称号在1945年后的美国使用尤其普遍。这一现象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B.战时共产主义
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