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40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体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B.苏联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
C.“斯大林体制”是最先进的经济体制
D.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

答案
A
解析
本题反映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B项为直接原因,C项中“斯大林体制”是不是最先进没有可比性,D项中“斯大林体制”放弃了市场,不应是正确道路。故选A项。
举一反三
斯大林体制形成的历史条件有
①实行工业化 ②实行农业集体化 ③实施五年计划 ④取消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1月广州市高三调研)(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大林规定社会主义事业同资本主义阶段形成的一切东西完全对立起来,让社会主义在一个封闭的自我陶醉的环境中运行,以显示社会主义的“纯洁性”和“优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经济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摘自《世界历史》杂志
问题:   
(1)“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上述认识,在他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哪些具体体现?这种工业化道路对苏联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7分)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总结历史和苏联工业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在探索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34年,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到苏联访问之后写下了《莫斯科日记》,书中写道:“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丝毫不怀疑,世界更美好的未来是与苏联的胜利连在一起的。”你认为他所说的“消极的东西”主要是(   )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B.苏联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苏联农业的落后局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下列属于“苏联崛起的良机”是
A.苏联社会制度的优势明显 B.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到到世界第二位
C.经济萧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D.有利于从西方引进技术、资金、进口机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30年代发展于二战后初期
B.导致社会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C.苏联揭开了改革斯大林模式的帷幕
D.在中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