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中作出表2小结。其中对时代背景分析有误的是表2时期教育家人数时代背景特点和地位春秋战国5位A.大动荡给社会带来根本性变化B.以选贤任能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中作出表2小结。其中对时代背景分析有误的是表2时期教育家人数时代背景特点和地位春秋战国5位A.大动荡给社会带来根本性变化B.以选贤任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史中作出表2小结。其中对时代背景分析有误的是
表2
时期
教育家人数
时代背景
特点和地位
春秋
战国
5位
A.大动荡给社会带来根本性变化
B.以选贤任能代替世卿世禄
C.学在民间使士的地位提高
D.各国变法巩固了奴隶主统治
都是开宗立派的人物,不仅对后世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至深,而且在世界上也有极大影响。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各国变法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而不是奴隶主统治。其它是正确的。所以选D。
举一反三
(15分)
材料一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也有史书认为是41县或36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邑、聚。商鞅通过县的设置,把领主对领邑内的政治特权收归中央。
——摘自《历史千年》“商鞅变法”
材料二 1871年(明治4年),在萨、长、土三藩合作下,调集一万兵力于东京,并由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掌握政府中枢,而后召集在京的各藩知事,命令废藩。……同年11月,实行所谓改置府县,对府县进行统一、废除、合计共设三府七十二县。……伊藤博文曾说:“欧洲废除封建制度需要进行长时期的战争,而日本滴血未流、一弹未发就废除了封建制度。”
——摘自《日本近代史.近代国家的建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概括商鞅“行县制”的社会背景,并指出“行县制”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伊藤博文的观点。(5分)据材料一、二,概括其共同影响。(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较快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封建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各国重视兴修水利工程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促使封建制度逐步取代奴隶制度的因素有               (    )
①奴隶的反抗斗争
②井田制的瓦解
③生产力的发展
④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变法的主要不同是                              (    )
A.是否有利于富国强兵
B.是否任用有识之士进行改革
C.是否触及上层建筑
D.是否加速井田制瓦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最早提出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的是
A.管仲改革      B.李悝改革          C吴起变法               D.商软变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