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苏联的1936年宪法和新中国1954年宪法的相似之处是   
A.颁布的背景是两国已实现工业化B.两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C.两者都属于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确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主要考查两部宪法的性质。
举一反三
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的原因和背景不包括
A.工业发展,对粮食的需求增长B.苏联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C.斯大林的主观认识D.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斯大林经济模式最本质的特点是
A.单一公有制B.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D.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20分)
年份
产品项目
1913年
1928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
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
实际完成数(1932年)
煤(万吨)
2910
3550
6800
7500
 
6440
石油(万吨)
920
1160
1900
2200
 
210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000
1700
616
钢(万吨)
420
430
930
1040
 
592
汽车(万台)
 
0.07
 
10
20
2.93
拖拉机(万台)
 
0.13
 
5.5
17
4.89
铁路(万千米)
5.85
7.69
8.8
9
 
8.18
棉织品(亿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说明:1928年,苏联公布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即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也称最高方案)。1930年,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对五年计划的几项重要指标作了修改。“一五”计划原定1933年9月底完成。1932年底,苏联宣布提前完成。
回答:
(1)从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方案和后来的实际完成情况看,哪个方案更符合实际?
(2)从图表可以看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发展的情况如何?
(3)联共(布)十六大追加的产品指标完成情况怎样?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工农业产品价格存在严重的“剪刀差”(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工业化积累资金B.限制农村私有制的发展
C.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D.维护计划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