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凤凰网曾发表过一篇题为《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抗拒改革的“停滞”盛世》的文章。之所以称当时的苏联是“盛世”,主要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时期( )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实质性进展 | B.已经冲击苏联已有的政治经济模式 | C.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 D.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和国力大为增强 |
|
答案
D |
解析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成功之处。勃列日列夫改革的前期,成效明显,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国力大为增强,D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改变斯大林体制,A、B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
举一反三
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 )
A.赫鲁晓夫 | B.勃列日涅夫 | C.戈尔巴乔夫 | D.叶利钦 |
|
苏联建立集体农庄后,实行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组织生产,并受集体农庄本身和机器拖拉机站的双重领导和干预。1958年,苏共做出决定,机器拖拉机站改为技术维修站,把部分机器直接卖给集体农庄。这一决定A.解决了苏联的农业问题 | B.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自主性 | C.削弱了社会主义的基础 | D.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 |
|
1991年9月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列宁格勒市恢复它的历史名称——圣彼得堡市。以下是对此举所表达的政治含义的议论,你认为最为确切的是A.与苏联的历史相切割 | B.否定列宁的历史功绩 | C.继承俄罗斯民族文化 | D.尊重本民族宗教信仰 |
|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赫鲁晓夫……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普遍种植玉米,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但是,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1951—1955年间,粮食的年平均产量3850万吨,1961—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奶类生产也大幅度增加。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材料二: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具有两面性。 ——《20世纪祖国史》(俄罗斯教育部审定)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消极后果。(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9分) |
下图是苏联1976—1990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苏联经济发展整体呈下降趋势 | B.国民收入的下降幅度最大 | C.从1 976年开始经济体制发生急剧变革 | D.1990年经济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