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提出“使集体农庄庄员从物质利益上关心公有经济发展”的原则,规定从1958年7月起取消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粮食、油料、马铃薯、蔬菜、肉、蛋、羊毛的制度,实行统一的农产品收购办法。这些规定的实质是(  )
A.部分承认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废除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C.巩固了农村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D.恢复了农民的产品支配自由权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从材料信息看,取消义务交售制并不能说明农民对产品拥有了支配的自主权,故D项错误;B、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项。
举一反三
“阴谋家的帽子刚脱,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开展种植玉米运动B.实行余粮收集制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D.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符合图一、二中两人改革的共同点的是(  )。

①都在工业领域进行改革
②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③二者的改革在一定时间内取得了一定成效
④二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经济全面滑坡。其原因包括 (  )。
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②美、苏军备竞赛的加剧 
③没有找到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④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的失败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小王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俄罗斯科学院一名院士说“将苏联送进停尸间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苏联人自己”。那么,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B.与美国全面对抗处于劣势
C.国内政局失控
D.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