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       ——《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       ——《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表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黑白相间的构图,使人联想到赫鲁晓夫复杂的性格和矛盾的一生。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勃列日涅夫由于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正是在胸前挂满勋章的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号称“世界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如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浑身浮肿、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地跨进了80年代。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谈谈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发展起伏的概况,这种起伏与这一时期苏联经济改革有什么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材料二对赫鲁晓夫的评价“他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联人民讥讽勃列日涅夫“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0世纪50年代初和60年代末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处于高峰,这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的改革措施有关。但之后大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都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不可能根除积存的弊病。
(2)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因此说“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但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所以说“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时代的局限和个人品质的缺陷使赫鲁晓夫只能是“徘徊在新旧时代的十字路口”。
(3)勃列日涅夫的保守导致改革的停滞,苏联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而作为领导人的勃列日涅夫却沉迷于各种各样的荣誉之中,因此被苏联人民讥讽为“有给自己发勋章的怪癖”。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假如游客来到莫斯科新圣女公墓,导游一定会推荐他们去参观赫鲁晓夫墓。一方面是墓主作为政治家的极高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的墓碑独具特色。他的墓碑用7 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赫鲁晓夫的铜质头像置于黑白框架之中。有趣的是,墓碑的设计者是赫鲁晓夫大权在握时臭骂过的抽象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而请此人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又正是赫鲁晓夫自己的遗愿。     
请回答:    
 (1)为什么设计者把赫鲁晓夫的墓碑设计为黑白两色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赫鲁晓夫改革正确与失误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从1954年起苏联在哈萨克、西伯   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实行大规模的垦荒,在   这些地区新建了大量的国营农场。1960年前,全国粮   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其中1/3是新垦地提供的。但到 20世纪60年代末,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并且许多地方变成寸草不生的荒漠。对上述材料看法正确的有
①赫鲁晓夫的改革采用了加大对农业投入的办法  
②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科学的态度,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赫鲁晓夫的改革认识到了苏联农业改革的根源 
④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 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赫鲁晓夫执政史》等
请回答: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对苏联内外政策进行调整。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80年代上半期,苏联人均生活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3左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渴望改革现状的呼声日益高涨。     
请同答:     
(1)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教训,你能说说我国经济改革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