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罗斯福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一系列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共事业法》等,同时推动工会建设。其价值在于(    )
A.使自己的政策通过立法得以长期推行
B.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
C.稳定资本主义,遏制社会主义
D.为保障国民生存权转变政府职能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中罗斯福政府的做法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其价值在于转变了政府的职能,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故D项正确;A项中的“长期推行”不符合史实,排除;确定法治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是1787年宪法,故B项错误;D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举一反三
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体现了下列哪一经济学思想(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就是自由放任”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是最可怕的事”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的方法,就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总揽”
D.“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让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此“新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工业生产B.实行“以工代赈”
C.调节农业生产 D.整顿财政金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材料:
材料一  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

材料二 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百分比

请回答:
(1)1938~1999年英国政府开支占GDP的百分比变化趋势是什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4分)
(2)英国社会保障投入构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福利制度的什么性质?(3分)
(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种调整和改革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什么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①减少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