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A.经济特区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说道: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深圳中英街始流传着一个谜语:1997年之后是什么?历史发展揭示出的谜底是
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C.九二共识D.澳门回归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深圳中英街是深圳和香港的分界线;1980年深圳设立为经济特区;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宣布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实行“一国两制”,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故选B。
举一反三
(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策试贤良诏问:[朕]永惟万事之统……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董仲舒)对曰:“古之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卷十一
材料三  1898年,近代中国两大思想巨著先后出版并流传甚广,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董仲舒应对汉武帝“大道之要,至论之极"的主要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法、儒思想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的“理”的共同涵义及在“穷理”上的不同途径。简述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6分)
(3)材料三中的思想巨著作者是谁?它们在宣传维新思想上的不同理论武器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维新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7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年某西方报纸评论:“(这是)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该评论所指的是
A.开国大典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的传统手工业纺织业日益衰落,制茶、缫丝、皮革加工等手工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部分手工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B.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崛起
C.自然经济解体的必然结果D.西方对工业原料的需求扩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商业产品数量超过进口产品              
D.近代工业化有所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