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是关于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项目
1920年
1936年
机器制造品
12.9%
20.5%
手工制造品
32.2%
25.5%
农产品
45.4%
45.9%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工商业产品数量超过进口产品              
D.近代工业化有所发展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C项民族工业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这一结论无法从表格中得出,B项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一结论不符合当时历史事实,故BC错误,A项说法错误,农产品比重保持稳定。答案为D。
举一反三
老舍的著名话剧《花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项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右面的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制的历史事件有: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
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到民国时期,经历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几次大的社会洗礼,节俭意识相对弱化。近代社会工商业发展,重商之风日益兴盛,人们对传统社会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的消费观念提出质疑。
——《民国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材料三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地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20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哪些新观念。(1分)这些新观念有何特点。(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4分)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