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材料一  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表了张东荪的《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这是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中间路线的较早的一篇文章。张文说:“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关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从消极方面来说,即采取民主主义而不要资本主义,同时采取社会主义而不要无产专政的革命。我们要自由而不要放任,要合作而不要斗争。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
材料二 施复亮提出:“中国中间阶层的历史,是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而且是改良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中间路线”的主张。(6分)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间路线”的主张?(9分)
答案

(l)政治上主张英美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上主张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调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中间性的政制”。(6分)
(2)在保留国民党政权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建国有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实际,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中间道路”最终***。(9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本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提取材料信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关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因此可得出其主张是政治上主张英美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上主张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调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中间性的政制”。
第(2)问,本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评价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结合第一问的分析归纳,首先由其在政治上的主张可以得出其是想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其次由“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可看出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建国;再次其主张不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随着全面内容的爆发,两者调和的制度在中国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举一反三
观察下图,图中的变化对中国民主革命转型产生的影响是①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奠定阶级基础②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A.①正确,②错误B.①②都正确
C.①②都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年探索后期、文革前夕的中国面临对内探索遭遇曲折、经济困难,对外国际关系紧张的局面,196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中共中央召开北京工作会议,***要求全党把三线建设当作很重要、很紧迫的战略任务来看待,他表示:“要搞三线工业基地的建设,一二线也要搞点军事工业。各省都要有军事工业,要自己造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迫击炮、子弹、炸药。有了这些东西,就放心了。” “要搞第三线基地,……只有那么多钱呀,……攀枝花搞不起来,我睡不着觉。你们不搞攀枝花,我骑毛驴去那里开会;没有钱,拿我稿费去搞。”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A.解决建设中经济结构方面的矛盾
B.中央决心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C.“联美制苏”的战略考虑
D.国民经济建设重点立足于战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6分)
材料二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4分)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尤其是法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形象中发现批判现实的武器。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在经济思想中开发中国形象的利用价值,中国又成为重农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楷模。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场争论的结果,似乎都对西方的中国形象不利,宗教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政治之争证明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经济之争最后证明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运用中国形象的背景;简要分析每场争论的结果都对中国形象不利的原因。(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当
B.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D.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佛教源于古代印度,西汉时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道教在东汉时兴起于我国民间,佛道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我国文化影响深远.下列常用语言来自佛教文化的有
①无事不登三宝殿 ②三生有幸 ③五行八卦 ④上善若水⑤大千世界⑥八仙过海
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