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理解不准确的是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B.民族团结是

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理解不准确的是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B.民族团结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理解不准确的是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
B.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
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
D.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各民族的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民族团结关系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前途,只有民族团结,国力强大,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我国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C项材料无法体现。
举一反三
歌手周杰伦在《上海1943》中唱道:“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晚上可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D.人们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去北平出差可以乘坐飞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和七八十年代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B.都有利于个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C.都改变了中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都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记起,到2002年底一直没有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账本记载,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这一账本是因为
A.账本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上海某些方面的历史变迁
B.这是上海昂首跨入小康生活的历史见证
C.可以展现新思想、新事物对社会社会生活的冲击
D.上海市民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见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就是要对帝国主义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苏联)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少一点,当时被作为修正主义外交路线被批判。这件事会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
A.20世纪50年代初期B.20世纪60年代初期
C.20世纪70年代初期D.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刘向在《战国策续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分封制崩溃,各家各派提出各自主张,百家争鸣
C.孟子等儒生得不到重用,消极遁世
D.从现实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权谋之徒,摒弃儒家学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