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
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D.人非工具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王守仁(王阳明)在题中材料所述“求理于吾心”、“知行合一”,即是强调理在心内、内在的修养,随时追求与保持善念、善心;与之相似的只能是B项(苏格拉底的思想);A项是普罗塔戈拉(普罗泰格拉)提出的,强调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万事万物的标准;C项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言,突出真理高于权威;D项是康德的思想,主张人之区别于工具,在于能用理性独立自主地思考和判断;ACD项与题干差异很大。
举一反三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应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C.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须”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冯友兰把人生分为四种境界,“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①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比较注重追求道德境界
②文艺复兴着眼于人的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一种貌似退步的进步思潮
③老庄道家和中国的道教均以天地境界作为追求的目标,代表了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④世园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体现了现代人对天地境界的精神追求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