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百家争鸣”现象走过了春秋时代的繁荣,接下来经历2000多年的沉寂,到1956年的昙花一现,再到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再度繁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 | 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 | 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 | 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A.思想文化现象与政治政策息息相关C.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百家争鸣”现象的推动因素D.思想文化现象与经济发展有重大关系,以上说法是正确的;B.领导者的素质高低决定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这是错误的,文化的繁荣与否主要看经济的发展看国家的文化政策。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在背景、内涵和意义方面的不同。 (1)背景不同: 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为挽回统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同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随着地主阶级实力的增强和封建制度的确立,对于如何改造社会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百家争鸣”提出的背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有些意识形态领域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部分知识分子;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2)内涵不同: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各学派就其思想和政治主张进行宣传,如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政”。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指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并不涉及治国主张等政治思想。 (3)意义不同:①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
举一反三
下面图片反映的是正在安徽大学就读的苏明娟(《希望工程宣传画》中的“大眼睛”)2005年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么苏明娟具体得益于什么教育体制( )
A.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 B.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 C.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 D.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教育投资体制 |
|
下列对“双百”方针提出后文艺工作者所创作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著名文学家老舍创作出话剧《茶馆》 | B.史学家和文学家郭沫若创作出历史剧《蔡文姬》 | C.作家杨沫创作出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 D.作家王蒙创作了描写热火朝天的农村建设的长篇小说《三里湾》 |
|
下列不属于“双百”方针的积极影响的是( )A.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 B.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 C.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 D.“八亿人口,八个戏” |
|
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对此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对文革前17年教育的估计、总结基本符合史实 | B.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17年教育事业硕果累累 | C.观点错误,没有看到文革前我国已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 D.观点正确,建国后的17年,中国的教育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占主导 |
|
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因为( )A.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 B.借鉴国际惯例 | C.改革开放的需要 | D.教育本身的发展需要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