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发明本心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发明本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致良知D.发明本心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是程朱理学倡导的至理名言,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程朱理学摒弃***、扼***人性的消极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B是程朱理学的认识论,C D两项是心学的主张,故答案选A项。
点评:程朱理学在继承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合了佛道思想,使儒学的发展进入思辨化的层次,将儒学的发展推动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程朱理学在被官方接受之后,变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有力的工具,极大地禁锢了人的思想,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步,材料中的内容即是对此的最好说明和反映。
举一反三
1915年,在巴拿马泛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生产的白兰地、红葡萄酒、雷司令等产品荣获金质奖章。当时以张裕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下列有关“短暂的春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结果
B.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酿酒业
C.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D.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西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中西思想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到了近代,主要是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中西典型代表的大思想家,请分别指出他们各自有什么核心思想?(4分)
(2).14世纪以来,欧洲出现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5分)
(3).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分别涌现了哪些重要政治派别,其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政策的变化B.工业结构的调整
C.农业经济的波动D.中苏关系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行于天地之间者,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8月20日腾讯新闻频道发起“网友票选建国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的活动,在60件大事中投票结果如下(局部),从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新中国外交成就得到网友们普遍关注
B.网友们肯定“两弹一星”对反美反苏的作用
C.网友们对科技、历史文化都饶有兴趣
D.对开国元勋、拨乱反正网友们印象深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