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读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它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它反映的是 (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反映出,人们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增长。与此种情况相对应的应该是大跃进,故此题选C项
点评:关于大跃进要知道其影响。大跃进的进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生产积极性严重挫伤;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举一反三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D.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 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商品和几千家外国厂商的商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技术产品。
材料三



马车
汽船
飞机



雕版印刷书
电话
笔记本电脑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没有人知道这次流感的源头,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在1919年中期消失,但它消失时,这场破坏力极强的流感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美)杰里本特里《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局面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具有什么重要的世界意义?(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举办第一届世博会的历史条件。(5分)
(3)根据材料三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4分)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2分)
(4)概括材料四中划线部分文字所反映的这次大流感的特点。(2分)并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汉书·艺文志》称先秦某一学派“顺四时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视天下,是以上同;此其所长也。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而不知别亲疏。”这一学派应是(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时间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事记
1953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计划3个五年计划完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
全国参加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成员约200万人
1956年1月
北京市的手工业全部实现了合作化
1956年2月
143个城市和691个县基本实现手工业合作化,入社新成员达300万
1956年6月
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
1956年12月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A.公私合营保证改造的顺利进行       B.体现出建设与改造并举的特点
C.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一定程度存在急于求成的倾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