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 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 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
答案
C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题中材料是对唐初贞观之治的记载,虽然有过分美化之嫌,但也基本能够反映唐初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C正确,故本题选C。 |
举一反三
康熙帝能派兵进入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主要条件( )A.康熙帝立场坚定,用人得当,决策正确 | B.清政府平定三藩叛乱,政局稳定 | C.台湾郑氏集团的腐朽统治和分裂祖国的行径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 D.清朝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社会经济较发达 |
|
下列哪一事件的性质与其他事件根本不同( )A.平定三藩 | B.统一台湾 | C.雅克萨之战 | D.平定噶尔丹叛乱 |
|
(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 ① ② 君为轻”……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小题1:材料一中,①和②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2分) 小题2:战国时道家、法家及兵家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3分) 小题3: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分。不得照抄原文) 儒学自西汉起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小题4:对于儒家思想我们今天应采取哪些态度?(4分) |
战国时期赵国人慎到说:“治水者茨(茨,指积土填满)防决塞,虽在夷貊(mò,古代称东北方的少数民族),相似如一。学之于水,不学之于禹也。”他的这一论述实际上是A.总结了战国的水利成就 | B.主张施行仁政,反对任人唯亲 | C.揭示了民族融合的事实 | D.主张依时治世,反对因循守旧 |
|
***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A.“载人航天工程” | B.“双百”方针 | C.“科教兴国”战略 | D.“三个面向”方针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