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民国初年1912-1920年 13.4%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 民国初年
| 1912-1920年
| 13.4%
| 一战后
| 1921-1922年
| -4.59%
| 国民政府前期
| 1927-1936年
| 8.7%
| 抗日战争期间
| 1937-1945年
| -2.45%
| 解放战争期间
| 1946-1949年
| -0.68%
| 材料二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该公司的发展几乎浓缩了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创办,“裕”取丰裕兴隆之意,带有极强“实业兴邦”意味的企业理念。……解放前夕,濒临***……1956年,张裕公司向***主席呈写了《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指示:“要大力发展葡萄和葡萄酒生产,让人民多喝一点葡萄酒。”……1997-2002年张裕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连续四年稳居葡萄酒行业第一名,2002年达到21.42%。集团公司先后被国家轻工总会授予“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明星企业”、“山东省一轻工业排头兵企业”等称号。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生存状况在l912—1920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2)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裕公司创办前夕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3)材料二反映了张裕公司创建后经历的三次重要发展机遇,分别指出机遇出现的政策原因。(3分) (4)从张裕公司的百年发展历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
答案
(1)1912~1920年呈上升趋势; l937~1949年呈下降趋势。(2分) 上升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中华民国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分 答出3点即可) 下降原因:日本和美国的经济掠夺;官僚资本的压制;繁重的捐税负担;中国长期的战乱。(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企业产生。(2分) (3)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一五计划或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的决策。(3分) (4)启示:民族独立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政策是企业发展的保障;抓住机遇是企业发展的关键。(2分 答出任意2点即可,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结合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的相关知识得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第(3)问,结合相关的历史事实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得到的启示。主要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主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7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
俞可平在《人民至上——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文中指出:“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在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中最根本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
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第三次***会晤在三亚举行。“金砖国家”被广泛运用与描述全球经济实力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市场转移的情况。“金砖国家”的出现和发展A.说明这些国家的实力已领先于其他国家 | 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 C.说明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五国鼎立的局面 | D.标志着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2年,梁启超说:“我们这十岁大的中华民国,虽然目前像是多灾多难,但他的禀赋原来是很雄厚的,他的环境又不是和他不适,他这几年来的发育已经可观,难道还怕他会养不活不成,养活了还怕没有出息吗?只求国民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 ——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推荐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中华民国前十年发展的观点。(2分) 材料二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到: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说明:上图为新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根据材料二可知,1952—1983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但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结合史实,分析中国在时期Ⅱ所呈现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原因。(5分) 材料三 下图是1950年欧洲复兴计划宣传画。下方的等式意思是:欧洲复兴计划=和平+工作。画面上有一桥梁——由与计划相关的欧洲各国的国旗组成桥梁,连接着美国和欧洲。
(3)请结合史实谈一谈对这幅宣传画的寓意的理解。(2分) 材料四 中国、印度和某些西欧国家1980—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摘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图)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肯尼迪对中国1980—2020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作出上图预测的理由。(3分) |
该图四条曲线反映了中国近代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演变过程。代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是图中的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