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8月11日,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9月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8月11日,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9月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8月11日,上海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成立。……9月下旬,新成立的军事委员会工厂调整委员会取代上海迁移监督委员会,全面负责沿海工矿业的内迁工作。27日,工矿调整委员会讨论确定了通过工厂迁移原则,将迁移工厂分为军需工厂和普通工厂两类,规定:“军需工厂系指国防上必需该厂之助,由政府令其迁移,……此等工厂之迁移得由政府按其个别情形酌予补助”, “普通工厂为指定军需工厂以外之工厂。凡愿迁移,呈经政府核准者,得予以免税、免验、减免运费、便利运输或征收地亩等之援助。惟因财政所限,不补助迁移费。”
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据行政院报告,经国民政府协助而内迁的厂矿共达448家,技术人员有12080人,机器材料70900吨。其中属于国防工业范围的厂家达60%以上。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37年后方只有工厂63家,1938年增至219家,1940年为571家,1941年达到1138家。……后方工业中属于重工业的工厂占工厂总数35%左右,以资本计约占50%左右,改变了战前轻工业优势的状况。在工业布局上,重庆是最大的工业中心,加之四川其他地区,占厂数的45%以上、资金的53%。其余工业分布于湘、桂、陕、甘、黔、滇等省的主要城市。这样就使战前工业布局严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矿调整委员会通过工厂迁移原则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在沿海工矿企业西迁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6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沿海工矿企业西迁的积极意义。(6分)
答案
(1)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淞沪会战爆发,沿海大部分地区即将沦陷;考虑保存国防工业实力,以利于继续抗战的需要。(4分)
(2)成立军事委员会工厂调整委员会,全面负责沿海工矿业的内迁工作;用行政手段强制军需工厂内迁,并补助迁移费;用减免税费等经济手段鼓励普通企业西迁。(6分)
(3)保存了有限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基础,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初步改变了沿海与内地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况;大批技术人员内迁为西部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答出3点或符合题意即可)(6分)
解析

举一反三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B.全球史观C.文明史观D.现代化史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当前,党和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的重要制度和政策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73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9.2%。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文革”动乱还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B.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及时纠正错误
C.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
D.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进行全面整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
①“革命委员会”广泛建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与时俱进,适应统治者的要求有密切关系表现在
①孔子“仁”的提出     ②孟子“仁政”    ③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程朱理学             ⑤阳明心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