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A.中山装的出现   B.照相馆的出现C.改正朔,用阳历 D.长拜作揖的礼仪

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A.中山装的出现   B.照相馆的出现C.改正朔,用阳历 D.长拜作揖的礼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A.中山装的出现   B.照相馆的出现
C.改正朔,用阳历 D.长拜作揖的礼仪

答案
D
解析

举一反三
隋朝六部制中“民部”在唐朝时改名为“户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名称是在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武则天时期D.唐玄宗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梭伦)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年收入超过500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称富豪级;年收入在500至300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称骑士级;年收入在300至200麦斗之间的为第三等级,即双牛级;不足200麦斗的一律归入第四级,称日佣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第一、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材料二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制定二十级爵,也称“军功爵制”(就是按照军功大小授官。二十级爵位中,一级称为公士,十六级为大上造,二十级为彻侯。各级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奴婢和衣服等。)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不能享有特权,即使家境富裕,也不允许大肆铺张,有功劳者才可享受荣华富贵。
(1)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2分)材料一、二的规定分别适应了哪一阶级的政治需求?(2分)
材料三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
(2)据材料回答魏晋南北朝选举官员的标准(1分),指出其弊端?(1分)
材料四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3)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4分)
材料五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4)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4分)
(5)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分)
(6)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作品。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孟、仲、季分别指代第一、第二、第三,那么仲夏指的是阴历                             
A.五月B.六月C.七月D.八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到:“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C.厚之以德,抚之以仁D.轻徭薄赋、戒奢从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