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年10月1日,中国举行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模型,手捧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C.“左”倾错误影响D.三大改造完成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26分)大熊猫是珍稀的动物,是和谐、友谊、和平的象征,也是中国的国宝,现已成为中国的一大符号。
材料一:科学界将戴维神父发现大熊猫的日于定为1869年4月1日。……1870年,大熊猫标本在巴黎自然博物馆亮相后,引起了轰动,极大地刺激了西方探险家的好奇心。……俄国人来了,英国人来了,德国人来。他们竞相收集熊猫皮,猎杀熊猫,或者试图将熊猫活体带走。
——谭楷《大熊猫发现140周年了》(载2009.3.25《南方周末》)

材料二: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1990年)吉祥物“盼盼”,寓意盼望和平、友谊、盼望迎来优异成绩。
材料三:1941年,宋美龄为了感谢美国而送给美国一对大熊猫;
1957年,前苏联获赠一只大熊猫平平,后又获赠一只安安;
1972年,美国获赠一对大熊猫玲玲和兴兴;
1972年,日本获赠一对大熊猫兰兰和康康;
……
熊猫逐渐成为西方寓意中国的动物,这种动物代表了西方的一种期许;有力量、很少咬人,不争肉吃,比美国的鹰和俄罗斯的熊都要温和。
——摘编自2010年第9期,《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四:2005年4月,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5月3日,国台办主任陈云林宣布,大陆同胞向湾同胞赠送一对大熊猫。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全国观众投票将两只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2008年,“团团”、“圆圆”入台,并在台湾掀起了一股“熊猫热”。
——据人民网相关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大熊猫在两个历史时期所充当的不同角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两次赠送大熊猫给美国的不同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你认为两只入台熊猫命名为“团团”、“圆圆”的寓意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大熊猫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二战后日本经济重新崛起的首要条件是                                 
A.引进现代科技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的改造和升级
B.美国发动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影响
C.根据本国国情,确立“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D.进行社会改革,清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先进的社会制度的保障   ②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③中国科学院的成立
④科学家们的努力    ⑤自主创新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⑥ 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撑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情景一: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
情景二: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三首诗
  ① 滇 平
②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③瀚 海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襟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观察以上两个情景,回答以下问题:
(1)情景一所列举的史实是要说明什么观点? (2分)
(2)参照情景一,请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2分)
(3)根据这些诗词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三首诗所涉及的历史事件。(3分)
(4)通过以上两个情景,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角度,评价康熙帝的贡献。(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