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③中共“八大”的召开④“大跃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56-1966年,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有
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③中共“八大”的召开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注意两个关键词:“1956—1966年”“成功探索”。三大改造发生在1953—1956年,不属于题目要求的时间段;“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是“成功的探索”,故排除①④。
举一反三
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中共“十四大”,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这种“前进”表现在     (   )
①社会阶段的认识
②工作重心的转移
③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④新经济体制的确立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指出:“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可能停滞、中断或倒退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哪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能够充分地证明这一结论?
A.1950—1956年B.1957一1965年C.1966—1976年D.1978—2008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统计数字反映了历史现象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1956国民收入(%)
1956年工业总产值(%)
国营经济32.2
合作社经济53.4
公私合营经济7.3
个体经济7.4
 
社会主义工业67.5
公私合营工业32.5
资本主义工业0
A.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合作社经济为主体
B.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已经完全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成分)发生了根本改变,私有制经济已基本上不存在
D.由四种经济成份并存,发展为两种经济并存,个体经济仍占一定比重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C
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
C.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D.考核任命制是它的基础

在香港回归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在香港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给该评论加一个适合的标题
A.“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B.“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制度
C.“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