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文提示,在下列选项中选一相关主题。A.关于俄国农奴制废除B.关于彼得一世改革C.关于明治维新D.关于路易十六对人民苛刻要求

根据图文提示,在下列选项中选一相关主题。A.关于俄国农奴制废除B.关于彼得一世改革C.关于明治维新D.关于路易十六对人民苛刻要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图文提示,在下列选项中选一相关主题。
A.关于俄国农奴制废除B.关于彼得一世改革
C.关于明治维新D.关于路易十六对人民苛刻要求

答案
B
解析
彼得一世改革仿效西方,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留胡须必须有许可证。
举一反三
1876 年,美国庆祝独立一百周年而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 37 个国家参展。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 27 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这说明
A.西方人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B.中国有着悠久传统文化
C.中国还未跨过近代科学门槛D.中国生产产品工艺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这首诗所描写的现象发生在
A.金田起义前B.戊戌维新时C.义和团运动中D.辛亥革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史实不属于江南经济发展现象的是 ( )
A.春秋时期道相孙叔敖修芍陂B.隋唐时期成为粮食重要产地
C.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促使黄河流域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是( )
A.政局相对稳定B.北方自然条件更优越
C.铁器得到大力推广D.北方劳动力资源丰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
材料二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指出:所谓的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一个外延,在一个国家内部,自己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就很难成为一个大国,即使成为一个大国,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 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一《 大国崛起 》之《走向现代(英国)》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的?
材料三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一起。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使欧洲到印度的航路缩短了4000英里。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近了5666英里。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也由3个月减为18天。此外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科技进步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材料四 关于英文称呼中国国名为“CHINA”一词的来历,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来源于瓷器,因为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都是“CHINA”。另外,也有人认为,“CHINA”一词的产生与秦朝有关,因为英文中“秦”的翻译是“CHIN”。还有一种观点则把“CHINA”与丝绸挂上了钩。在法文中,“丝”的拼写则为“CHINE",与英文“CHINA”的发音与拼写已经非常接近,最后再从法文正式“过渡”到了现在的“CHINA”一词。而古代日本在提到笼统的中国概念时,则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
(4)根据材料四分析英文“CHINA”一词这三种说法和日本古代称中国为“汉土”或“唐土”的历史文化原因。
材料五

根据材料五的三图,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