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已经建交C.中苏关系正得到改善 D.“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已经建交C.中苏关系正得到改善 D.“文化大革命”结束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972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其重要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美已经建交
C.中苏关系正得到改善
D.“文化大革命”结束

答案
A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70年代外交突破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当时只是改善了关系,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苏关系得到改善是在80年代,当时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结束是在1976年。利用排除法,故选A。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此后又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宣传口号,并报道了个别地区小麦亩产7320斤与水稻亩产13万斤等高产情况。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不断的跃进……这将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二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事本末》一书记载,1958年“大跃进”时提出的实现农业增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深翻改土,高度密植。
材料三 《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艰难探索》—文指出: 以钢为纲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从1957--1960年产值增长2.3倍,而农业产值下降22.8%……到1960年,粮棉的产量跌落到1951年的水平。
请回答:
(1)中共八大坚持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是什么?材料一提出的经济建设主张与其相比有什么不同?材料三所述“大跃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
(2)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1959—1961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3分)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大跃进”、“人民公社”的经验教训给我们的启示。(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1966—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年份
工业总产值
比上年
财政总
收入
比上年
1966年
2534亿元
+17•3%
558•7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10%
419•4
-25%
1968年
2015•3亿元
—4•2%
361•3
-13•9%
材料二:1973年国民经济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产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长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长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长8•3%
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部分)
 
总产值或收入
比上年增长
工农业
4504亿元
比上年增长11•9%
工业
3129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
农业
1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4•6%
 
材料四:“文革”十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总计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建设投资的80%,超过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材料五:1975年9月27日,***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做《各方面都要整顿》的讲话:当前,各方面都存在一个整顿的问题。工业要整顿,农业要整顿,商业也要整顿,我们的文化教育也要整顿,科学技术队伍也要整顿。文艺政策叫调整,实际上调整也就是整顿。要通过整顿解决各方面的问题。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1.9%。其中,工业增长15.1%,农业增长4.6%。这种状况表明整顿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回答: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三中各项数据上升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3)通过上述表格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有何教训?(2分)
(4)***提出全面整顿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全面整顿有什么意义?(3分)
(5)结合材料指出,国民经济与政治局面存在何种关系?(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了哪些正确的方针政策?有何重要意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哪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⑴“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2分)“我们的手”为什么能握在一起?(6分)
⑵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材料三 在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却又单方面制定了《与台湾关系法》,不顾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肆意提高向台湾军售的质量和数量,提升与台湾当局关系的等级,致使中美关系数度倒退。
⑶材料二说明了什么?(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