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1756~1791)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共和制度的确立 |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D.民主平等思想开始传播 |
|
答案
B |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西方文艺发展主要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故文艺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特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征。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点评: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文学艺术作品,结合文学艺术成果产生的背景和反映的时代特征,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树立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念。 |
举一反三
“他的音乐光影斑驳、精妙多姿。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贝多芬的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皓月,而他的音乐则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淡月,清幽雅深。”这里的“他”应是 |
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 ,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菲岱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发生:1789年标志着封建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 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者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个音乐体裁的领域。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朗诵词)“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多声部合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 |
他是 19 世纪中期的著名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他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等,表现出俄罗斯音乐的幽深沉静。他是A.贝多芬 | B.小约翰·施特劳斯 | C.柴可夫斯基 | D.格林卡 |
|
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 | 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 | 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 | 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 |
|
恩格斯曾经这样评价贝多芬的一部作品:“要是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么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作品也没有听过”。这部作品是( )A.《蓝色的多瑙河》 | B.《小夜曲》 | C.《命运交响曲》 | D.《天鹅湖》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