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1980年,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又归俺所有了,俺愿种啥就种啥……”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农村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C.这种责任制不符合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
D.自主经营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
答案
B
举一反三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实现
题型:新疆自治区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说凤阳,道凤阳,风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家家生活大变样。”这段1979年的凤阳花鼓唱词主要反映 [     ]
A.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包产到户”改革初见成效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         
D.人民公社体制完全废除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经营管理体制    ②产品分配权利   ③土地所有制形式   ④生产经营的权利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     ]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B. 实行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的确立
C. 农村改革已全面展开,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 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题型:浙江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山西昔阳的“大寨精神”,在20世纪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作家凌志军在《1978——历史不再徘徊》一书中的第五章标题是:“昔阳到凤阳。”这一标题包含的含义不包括 [     ]
A.昔阳的大寨精神已经辐射到贫困的凤阳
B.昭示了历经20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已走向尽头
C.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将发生重大的变革
D.凤阳小岗村的星火将成为取代大寨旗帜的烈焰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