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内涵有所不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变化。请观察图片,结合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内涵有所不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变化。请观察图片,结合

题型:0116 月考题难度:来源: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在我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内涵有所不同。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70年代末我国农村的变化。请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题型:浙江省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图8《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图9人民公社“共产风”的大食堂


图10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图11安徽凤阳县农民“分田到户”“保证书

(1)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当年中国出现了“左倾”错误。
(2)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
(3)启示有: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必须注意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等等。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主要是在于它

[     ]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通过渐进式的改革,对原来僵化的农业经济体制实行了自我完善,使之变为新型的农业体制,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国庆35周年的彩车游行队伍中,有一辆彩车上树立了“联产承包好”,当时,“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
[     ]
A、城镇生产管理体制
B、农村基本经营管理体制
C、农民自发的生产方式
D、经济特区的生产方式
导致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败一成的关键因素是
[     ]
A.是否坚持土地公有制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实际状况
C.是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是否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材料反映了
①农村生产经营权发生变化②农民拥护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④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