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面临着巨大的艰难和风险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对当时我国经济领域状况的理解能力。表格中的文章标题说明当时国内(安徽)已经有了包产到户的改革尝试,但是社会上呼吁压制这种做法的声音比较高,所以C项的表述正确。
举一反三
读图,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的原因不包括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建立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③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④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2年底,中共中央就认为:个体农民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允许这种竞争,才能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农业经济发展起来。中共大规模实践之开始于
A.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
C.成立高级生产合作社D.推广家庭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英]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
B.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C.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差距拉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 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B.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D.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